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南都讯 记者葛倩 实习生付丹迪 发自北京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参加高考的梦想即将成真。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河南高校调研时透露,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制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将适时发布。由此,束缚中国考生多年的“须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一政策将有望得以转变。(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5 E$ b7 F: m( J# } q; r2 U
% O1 r0 I/ C% ?
承诺逾两年终实现
1 A# @$ F# S8 \/ c! X
# H5 v- `$ x5 q$ r( [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公开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还爽快地表示方案公布时间“用不了十个月”。随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又表示该方案将于年内出台。
# v1 w* r$ ^; r1 }% V" T: c. X1 K ] m8 x/ F7 i7 P- z, n
这种“承诺”,由来已久。事实上,从去年起,教育部官员也多次表示正在制定“异地高考、中考”方案。袁贵仁早在2011年两会上就曾明确表示,此问题“目前正在加强调研”。去年底,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时亦明确表示,教育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 c/ v3 u! Z, ]" @
( }9 w1 E9 o7 d+ E7 P, G 直至今年初公布的《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仍强调将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1 ~$ F# ^% f9 P
- U1 j2 C: g9 G5 J1 C “承诺”实现前,来自民间的力量仍不断给教育部施压。5月23日,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内,来自北大、清华、社科院等单位的15位学者建言国务院、教育部,请求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切实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改革”。而去年的10月24日,张千帆等人也曾联署致信国务院,呼吁“废除高考户籍限制”。作为利益直接相关者的大量随迁子女父母,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呼吁政策转变。5 k7 q! s7 H8 @3 r1 ]
! w+ z& p7 w6 {2 W 缘何方案出台如此漫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方沟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一名学者向南都记者介绍。从2010年年底,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开始就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办法”在内的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调研,大量听取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等各方意见。(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 H$ \( X( ]7 H( G$ q% R/ \8 @- E2 S# o9 \7 c
涉及人员数目庞大是复杂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有2 .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城或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 .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
5 o1 U2 U2 u3 F" F1 M; `0 J% W' S* l# ]3 ~: g) J
此外,各地教育水平、高校录取指标差异,也不可忽视。就连杜玉波也坦言,“这个问题很复杂,十几个省分省出题,且课本也不一样。”(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7 u1 c! R1 P' X/ H' N
2 t2 [$ n) p; x0 T7 @9 w 全国统一规划 给予地方一定自由* M! O' }2 L0 j4 r0 k2 b; R
" B9 n- U. z0 s 此前,南都记者获悉,教育部已联同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杜玉波的表态,目前这一意见已获国务院通过。5 |% |. e9 h% \& B# D% Y
7 ~ a1 |4 o* E0 E
事实上,地方试点已先行一步。今年“两会”前,山东省就率全国之先公布了“异地高考”政策,即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与山东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随后至今,上海、广东、福建、青海等多地先后发布类似政策。而北京、湖南、安徽等地也纷纷表示正在调研,将会出台相关政策。
# e+ V: I# m/ p9 _- M$ g; b0 }# T7 r1 W4 u
各地政策有所不同。比如山东和福建仅要求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而上海则要求父母为“引进人才”。
9 y0 _( X: z: o3 [& M& g: j2 P: u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即使全国统一方案出台,各地仍有权限制定结合当地实情的方案。
; J }7 |% P9 P( x- x1 i# Z$ H( x W, N; V0 C
据杜玉波透露,此意见将会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方案。8 _: }/ @ d; m; R9 X
" R1 E- }. T. m$ g) a; | 这就使得不同地区的不同定位、发展,将产生不同的方案,“一刀切”将得以有效避免。一名参与《意见》制定的学者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通过的《意见》将在全国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给予地方一定的自由空间,即因地制宜。
/ ? }* N$ `/ R+ c8 C* G9 {: G0 r) k7 D. f, m# D/ X g
比如在对父母的要求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可获得异地高考资格的学生的父母在当地的纳税年限等不宜全国统一,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比如一线城市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可适当将年限提高。
0 f! A, V6 D/ ^% X7 l
- e) x: W, Q% F: u) Y 焦点
4 J8 D! N q( e F1 J! {' h9 Y/ N. @( ~8 s0 L7 r1 Q- r
“缓冲期”有多久?. s7 ?6 ^% e' v0 C
4 L$ b) D6 g D! I3 C0 d 各省方案多选择2014年前施行,全国方案期限不会超过地方5 b0 W# ]9 Q; y2 G/ C+ ^* o
( j# }6 K C) F" J6 O: w6 K 可以发现,即使地方政府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当即执行者也极为罕见。而2014年则是较多省份所选择的期限,比如山东、福建,广东也称将于2014年前试行。
8 Q3 F. k# z [ {1 H, c, s: T; j& d' X5 c/ z q$ E
此次国家制定的《意见》亦不例外。“不可能马上开始实施,毕竟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一位参与制定方案的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透露,《意见》设有缓冲期,但其期限不会超过地方。
. D+ Z, g6 F* x7 V7 ?5 s* A( _- T
对于多地已经公布的路线图,储朝晖表示,地方的改革方案应该服从于全国。因为全国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是一个统一规划,中央提出几点政策和改革方案,分配至各个地方政府,政府再自行执行。
, d/ \" D7 J: O9 [( M. d- u; N' q/ I2 F2 h/ Z. Y0 G! a& s D
综观已出台方案的地方,可以发现,外来人口较多和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仍为少数。“人多的地方困难大,肯定需要综合考虑,结合社会福利等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袁振国表示。
8 f3 P0 {1 v I
4 Q2 W# \, }. H( l% J$ ? 如何避免“高考移民”?
w: \3 K2 l. D8 W; d/ w3 @( ?$ _6 U6 Z3 G3 k# e) h# ^' ?- d5 W
方案将包括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这一项: u; `: q# q# _* _- A
' r8 r2 S: q+ i7 U) n- A 即使现行高考要求返回原籍考试,仍不可避免出现部分人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即俗称“高考移民”。" x2 ?" D1 L# ^, q
( A: W# p' x0 i( i* A7 d/ N
而今户籍约束放开,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高考移民潮”?' a- P- V& U @7 A% A+ ?, C# ?' z9 _
- t7 O* h9 o6 t
据杜玉波透露,方案将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这一项。另据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透露,作为“随迁子女”,该方案必将包括对父母的要求,包括工作时间等。(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S1 I- @4 ]$ e+ D5 Y4 w$ l1 k; h7 k
8 F/ @8 |% Z7 c 该人士表示,在现行户籍制度下,一系列限制,目的之一便是避免户籍放开后的“高考移民”。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如在放开异地高考的同时又有效避免高考移民,需改革大学招生体制,实现各地招生公平,包括对教育落后地区的适当照顾。# D+ y9 ]0 O/ G/ R
& }9 b& m3 \- G1 g& B
这也是目前高考改革的思路。教育部一位官员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探索推进分类考试,努力解决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的问题,促进高考与素质教育的衔接。此外,也在改革招生录取模式,推进多元录取。5 H4 x( @;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