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要柔软,男人要阳刚,这是社会对男女性格的定位和要求。
* R4 F1 ^& o7 l+ `: \0 C传统的文化及家庭教育里,对男性的个性及行为标准主轴是“男儿流血不流泪”,有什么苦都要往肚子里咽。因此“很MAN”是对一个男性的高评价,也容易吸引女性的眼光。 0 r& w) G4 v" [# z
不可否认此类型男性,凭着足够的坚强和坚持,事业上能获得更大成功,首先符合了当下的普遍成功标准,符合女性对“安全感”的需要。然而,单一的刚强,却不一定有利于家庭的平衡和幸福,特别是对于女性内在需要而言,更多是无奈和无言的疲累。 4 R6 {' b; I& G: [3 S
- P- ?' N# o. H3 b( m. `, g% d$ I
. y$ \) K1 V, f+ ~
刚性过强的男性,同时有刚愎自用的另一面,并且他们弹性不足,遵从单一的信念和习惯,包容性不足。跟这样的男性生活,通常只有女性单方面地妥协和忍让,才能维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 e, ?$ F* L c' p+ X
( P2 e- [* G- p D' E C3 Z9 F+ @$ x Y
太MAN的男人还有一点令女性心累的致命伤,那就是对于情绪体验的拒绝。如常见的对于情绪的不屑——“啥都不会,就会哭哭啼啼”。他们不懂也不愿意去接受自己的个性之外的其他特质,排斥他们自身所没有的柔软之处,当然他们更不会表现出对女性的细致体贴。久而久之,女性的情感需要不断被压抑,爱意渐趋死亡。
1 B! E& I6 n4 u3 D2 f * `3 o9 E9 D* ~, y
0 P$ C! S# B o. z# W2 _4 n阳刚和坚强是男性的典型人格特征,亦是物种的需要,但这并不是“我是男人所以我只会如此”作为拒绝成长并且让女人受苦的理由和借口。当男人因“在外辛苦赚钱”自恃功勋卓著而漠视女性处理琐碎事物的辛苦时,除了把社会环境中的不平等因素引入到家庭关系中来,还在情感关系中埋下了隐患。 0 A! {; Y% d# g5 E) s5 B
传统家庭中的“男主外,女主内”,原本只是一种家庭责任却常常被制度化和条件化,对外的辛苦才是苦,内在情绪体验,如担心、焦虑不算苦,“辛苦”被刻板地等级量化。
3 f" o5 @ c, ?+ U 0 F$ S% Y+ J- m o' H6 O
8 `( _1 P F* g) G% t/ ^“辛苦”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不应该设置等级区分。凭着刻板的个人经验来解读“你哪有我受的苦多”“你受的哪能算苦”是一种偏执同时也是攻击。太MAN的男人只相信自己经验能联系到的,而不相信自己不懂的其他事实真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