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2011年杭州市“两会”,将在1月下旬召开,杭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将在大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10年取得的成绩,部署2011年杭州发展;“两会”上,还将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未来五年杭州的发展指明方向。
- W$ ^& G3 P: x2 e7 V0 i 昨天,市政府举行征求意见座谈会,就一《报告》和一《纲要》,征求老同志意见,听取他们建议。$ G1 z4 w; U: E5 M- Q4 C
重视职业教育、老人教育 * d7 E( ]& Y6 p+ m+ R3 V. ^2 S
老同志陈端,只谈一个话题——教育,而且是“非主流”的教育。
l7 O$ X2 E# K; _/ Q" F “传统意识里,我们只认为从幼儿园到大学是教育,其实远远不止这些。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全民的。”陈端说。
+ B4 A; ?% _7 ]2 z) T- l# x! p9 G 比如,我们经常忽视职业教育,现在,好的职校生非常受欢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我们要让高职生的就业也有尊严、有体面,打破千军万马挤高校才能成功的定律。
8 _6 i0 p! s2 c/ Y9 E& _ 老同志钟伯熙对此条也很赞同,他认为:培养实用性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 v$ p$ r1 C1 ^( e5 C6 P 陈端还谈到了老人教育。杭州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超过了80岁。让现在的老人五六十岁退休后,就围绕着“孩子、炉子、菜篮子”,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b' s( }, d5 |& R5 B, d/ P 杭州应该加大老年大学的教育力度,除了开设传统的画画、书法科目外,也要有外语、电脑等和时代接轨的课程,让“夕阳红”更绚烂。
$ [$ K h1 r2 @ 让杭州公交系统快起来、多起来
* V! K; o* @: i" @. g! M9 a 杭州汽车保有量全国第六,治堵有何高招?两位老同志提出建议:" t& J* z6 Z/ M
徐兆骥认为,只有开私家车成本高于乘公交车成本时,大家才会自觉去坐公交车。当然,这个成本包括方便度、油费和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让杭州的公共交通系统快起来、多起来。' t+ S6 U) G! F' g+ P& g
老同志张明光则建议加快发展中心镇,把城市的核心区分散开来,摆脱钟摆式的作息方式,这可以大大缓解交通拥堵。
! s$ l( b: l- z 要想方设法增加困难人群收入 9 w) C( t3 X2 j% @' L& o
怎样让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 {% i! X* v9 W& C, x “国家已在考虑把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1140多元提高到1500元,杭州也应该想办法把低收入的补助标准提高,要增加市民收入首先就是要增加困难人群的收入。”张明光认为。$ d4 W2 b* y( K: a0 }+ E( s4 ~3 b
“大家都说菜篮子贵了,青菜也不好拎啊。”老同志丁可珍说,“大杭州的‘菜园子’其实还是挺丰富的,有菜有虾,我们在引导本地菜进超市的时候,应该降低门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方便了市民。”
8 o7 t( `2 b1 _6 o" {* o5 y* @ 工业发展上,张明光建议,各城区县市的工业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蜂拥而上;一旦建起一个特色产业,相关的产业链就要跟上,比如苏州生产电脑,在一个园区里,就能买到各种零件和软件,还有很方便的物流,根本不用向外地买配件,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又带动了小企业发展。5 J( L5 I [* q
8 _$ t4 ]! o9 @0 p8 U* E2 H 让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 t( H3 Z, O" _7 _# M4 r% s
要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里
8 `# H2 @; M) q% O 座谈结束后,杭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做了总结发言。6 f. r- R- L& O. \ A0 _, ^
“老同志们的意见集中在交通拥堵,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卫生、收入、住房等民生问题上。”邵占维说,“有两点我要说说。一是房价,让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要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要让市民有信心,事实上,杭州的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以及数量都是位于全国首位,2011年,杭州还将考虑推出限价商品房,可能价格只有同地段商品房市场价的50%或2/3,满足条件的市民可以购买。+ p! c& M d( a+ f
“二是控制物价,政府会千方百计地控制物价,增加粮食储备、鼓励蔬菜进超市直销,这也是2011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会扎扎实实做好。”
3 Y* u' U" ~7 R- S- A6 T3 A, h. o# X- ~ 根据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初稿中拟定的为民办实事计划,2011年,杭州将继续确保新增财力的2/3以上,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
' l2 u! Q% ^- @ 2011年为民办的十项实事中,就有加大保障房建设。其他实事还包括: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有效缓解”要求,全面实施主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公共交通建设,科学进行流量调节,维护交通秩序;加大大气污染整治力度,关爱弱势群体和改善为老服务,达到充分就业标准,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改善基层幼教、医疗、健身条件,完成一定数量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善工程,完善城市公建设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等。(据都市快报 王佳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