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DIV class=text-14-20-hui>- H, s5 z2 |: O$ h: M% A2 U
<P> 近日,在其他同学忙着买票回家过春节时,22岁的小常(化名)却独自收拾行囊准备到德州打工还“股债”。小常是山东经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05级的学生,2007年10月份进入股市,在一年多的“股海生涯”里赔了4万余元。“什么时候把剩下的22500元欠款还上,我的心才能安稳。”小常说。</P>8 D* P* x5 h; X
<P> </P>
' K" w6 P" {) }/ L# [<P> <STRONG>为养家投身股市</STRONG></P>! ~' A# E- L" Q% a
<P><STRONG></STRONG> </P>
8 X% O/ a( @6 J0 |0 [; h<P> 2007年5月,小常的父亲因车祸去世,留给小常的是近80岁的奶奶、多病的母亲和一个正读高中的妹妹,以种地为生的小常一家人几乎失去了经济来源。2007年5月至10月,小常拼命兼职,从卖电话卡、小灵通到为培训学校招生,小常一一尝试。5个月的时间里除去自己的生活费,小常攒下了近4000元钱。“我原本想把挣来的4000元给妹妹交学费,可是阴差阳错投进了股市,打了水漂。”小常懊恼地说。了解股票的人不会忘记,2007年10月16日,上海股指登上了6124点的高峰。小常也就是在这一天决定投身股市。</P>1 V. x* V* t% U5 `: [9 L3 x
<P> </P>- J5 o4 \' _4 W# T+ D& E5 e
<P> 小常炒股是受到朋友李东(化名)的影响,李东在2007年10月份前的“股市神话”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用30万元赚了60万元。</P>% m; m$ G9 u/ w* L+ O
<P> </P>
; T4 w$ n, V/ g' q" e) m<P> <STRONG>初尝甜头借钱投资</STRONG></P>6 e; N& G& E# ~; q5 S% v
<P><STRONG></STRONG> </P>% `- _+ S; D9 V
<P> 2007年10月17日,小常来到招商证券。在李东的帮助下,小常很快办好了股东代码卡,并且买了自己的第一只股票——— 熊猫烟花。“把4000块钱存进卡里的那一刻,我手心里全是汗。”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小常记忆犹新。令小常没想到的是,熊猫烟花一路高歌,两天后,当小常把手中股票抛出时,扣除手续费他净赚了600多元。“两天赚了600元钱,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只要投就能赚。”小常说。</P>* c7 P# m+ ^1 S0 w1 }2 y4 K
<P> </P>
8 G5 l0 k8 h l% h: K7 g% S' B<P> 随后,小常向同学借了6000元钱,拿着1万元的小常又在李东的推荐下先后买了龙头股份、上海建工、新黄浦等多只股票,幸运再次光临了他。这次投资小常一共挣到了3000元钱,最多时一天就挣到了1000元。</P>9 }% M& ^+ B) N X1 r1 d* j& Q# c- @
<P> </P>8 q& K. p# Y$ w; Z6 m! v {
<P> 在高额利润刺激下已经痴迷狂热的小常,把赚到的钱又作为股本全部投入了股市,没想到,他的噩梦也就此开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小常损失了4500多元。“我当时觉得股市前景很好,亏钱是自己没经验。”提起当时的情景,小常很后悔。</P>
9 `6 H+ a! Z% A" j: I<P> </P>0 M1 r3 P! s9 I* i7 w5 [
<P> <STRONG>11张信用卡套现炒股</STRONG></P>
) l( F+ H9 b$ B, J<P><STRONG></STRONG> </P>
- h" }2 u3 B, S1 r<P> 后来,小常开始学着看大盘指数,加入专门的股票QQ群、股票论坛,学习股票术语。随着对股票了解的加深,小常发现股票比自己想象中要复杂许多,但是小常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投身到了QQ群里的“大哥”门下,按照“资深人士”的建议购买股票。</P>- z) c4 j; E7 ?3 v* q' t4 S/ S: B
<P> </P>
6 z: \2 R* n) S( `<P> 据悉,所谓的“大哥”又称为股票推荐人,一般通过QQ群发布推荐股票信息,在群里的人每月要交给“大哥”500—1000元的“推荐费”。另一种方式是“三七分成”,即赚到的钱要分给“大哥”三成。小常跟过6个“大哥”,仅在“推荐费”上就花了近1500元,他先后购买了“大哥”们介绍的几十只股票,但基本上没挣到过钱。</P>
+ i7 T: r* p) G9 u<P> </P>
) X) j0 Z/ ?6 B0 V7 q<P> 朋友的钱借光了,小常就开始从信用卡套现。针对学生的信用卡一般有3000元的信用额度,小常先后办了8张信用卡,加上借别人的3张信用卡,他一共从信用卡中套出了33000元现金。这些钱都被他当做“捞本钱”重新投入了股市。然而依旧是买进一次赔一次,不但原来的钱没有赚回,欠下的外债也越来越多。一年的时间里,他一共赔了4万余元,拖欠朋友和银行22500元。</P>
% D2 `2 P6 f+ z9 h1 C8 b<P> </P>
+ _3 v t; x2 C<P> <STRONG>大学生盲目炒股隐患多</STRONG></P>
0 h; T. L, d' \+ ?3 w( K<P><STRONG></STRONG> </P>5 P/ |) J' H: y& r! V& j' R
<P> 2008年12月24日,小常取出了股市中的最后一笔钱。晚上,小常失眠了,想起自己每天9:00—11:00、13:00—15:00守候在电脑前盯着大盘的走向,想起自己已经1年多没正经上过课,想起连自己和女朋友的学费也赔进了股市,再想起欠款的信用卡、病床上的母亲、年迈的奶奶,小常哭了。</P>' R( v" z5 m% @
<P> </P>! F0 z# n3 l1 n6 A' E
<P> 从那时起,小常决定从头做起打工还债。现在,小常在德州的一家现货公司找到了一份客户经理的工作。这个春节小常要一个人在德州度过。家里并不知道小常炒股,更不知道小常欠债。“我只想早点把钱还上,但习惯了从信用卡上提钱的生活,再让我去挣钱,很痛苦。”小常自嘲地笑了笑。</P>
5 l; B2 |" _! K<P> </P>
) |) v& a& z) Y5 L* h: N5 _<P> 据悉,像小常一样“炒股欠债”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并非个例。小常诉记者,身边好多同学都将学费拿来炒股,但是没有一个人赚到钱,他的一个朋友还因为炒股亏损酗酒过度住进了医院。除了炒股,利用信用卡套取现金在大学校园中也很普遍,小常宿舍的8个人中有7个人通过淘宝网进行信用卡取现,其中取款最少的也有3000元。</P>
/ r8 I0 Y4 A/ l<P> </P>
' o. f+ N G! Z. ~9 [8 f<P> 一位理财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十分混乱。大学生经济基础差,不知道挣钱的艰辛,而且缺乏理财投资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自制力,致使部分大学生盲目炒股和乱用信用卡。该人士提醒:“如果真想了解股市,可以用模拟账号,确实想投资也要设定一定的亏损极限。投资只是一项社会实践,大学生不能为此荒废学业。”</P></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