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 z! x( ]& `) H+ ?3 ~
油落小学的孩子们在简陋的操场上玩耍。赵筑荣摄 9 v% U7 \7 t+ o) R! \9 R7 @+ B7 I$ K; I
8 V. X) I8 B6 L* D8 B6 K" w李兹喜每天花两个小时背回50斤水 赵筑荣摄 ; F I' D, l1 G3 ^% N: R
! X! R# D" e; t( x/ t$ D. N
10月16日早上7点,班仁乡中心校的几个学生在做饭 李家运摄 ' y' d$ r" D* f8 |; y- d- z- j) U
6 l9 Z9 P( s( ?6 |
本报记者 雷成 9 t2 T+ w4 ]. _
$ L3 M0 Q7 O ?4 A: _$ Q% I 几块石头垒起来的灶上,熏得乌黑的铝锅已经“扑扑”作响了,李兹喜还没洗菜。他舀了小半盆水,蹲下来把菜放进盆里,隔壁教室里,汉语都说不太好的布依族孩子们已经开始用口音浓重的普通话,一个赛一个地大声朗读起各自的课文。 $ t8 I( W+ S3 i7 \0 u8 f0 k8 ?- |
他站起身来擦擦手,回身到里屋拿了课本,空着肚子踏入了教室。
2 z) \: d6 z: n& r0 z 坐在教室最里边的儿子李准看见父亲准备上课,顿时显得垂头丧气。他也饿着肚子。
% p) f% W! l$ k$ L6 C* f# p1 f) t 贵州省罗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班仁乡金祥村是全县最贫穷最边远的村子。这里2006年才通了公路通上电,村民们以种苞谷和油桐为生。 & J$ _* `; m& n: N2 ^
在金祥村油落小学,13年来,李兹喜只身承担了校长、教师和勤杂工等多种角色。
0 h; b% R- n$ c# D4 k3 J5 b7 Z! L 由于他的坚守,金祥村100多名适龄儿童无一辍学。
4 F8 ]1 S, L+ ` 而在前11年中,李兹喜得到的报酬仅仅是每年365斤苞谷。按照当地市价,这份“年薪”不到300元。
4 u. N( w) N% W" W* _; j* m. L
Z8 E6 o9 S. n1 h( N5 [5 q& ~3 M “说到底还是自己基础不好” " V0 z3 {: O+ A/ N; R3 A" \
) r% t3 s" U1 b9 H" V% X# f2 e
从罗甸县城到金祥村,有两种走法:一是坐车,在山路上颠簸3个半小时;二是走水路,乘1个多小时快艇顺蒙江河到油落山脚下,再爬两个小时山。 * C+ M* R4 t% \+ c q
油落小学不过是一栋紧挨着山坡立在半山腰的低矮土房。3间屋子,1间是村委会,中间是教室,最小的一间,被李兹喜用来当了厨房和卧室。 5 z1 k$ r. c4 U) e' A
教室里12套课桌椅已经破旧不堪,窗玻璃早就没了,土坯地面坑坑洼洼的。“黑板”是在墙面上用黑漆刷出的一块长方形,有三分之一已经随着墙面的老化而剥落。
/ [4 ~$ i* i, w- m! F' s e 门前一块约10米宽的三角形地块显然是被细细平整过。断了一根支柱的木制篮球架倒在这个晴天扬灰、雨天滚泥的操场一角。
2 T' p) P& B# v+ W 只有高悬在屋顶上的国旗崭新鲜艳,猎猎作响。
" c* O* W8 P- p$ [$ u" [0 z 站在这个操场上,前后左右,除了山,还是山。一条羊肠小道绕过操场一侧伸向山脚。往上走,是李兹喜每周末回家的路,往下走,是通往他每天去打水的芭蕉弯。
5 Z/ |9 W* K& r. t, T2 d1 B( I 早上9点多,学生们沿着山路三三两两地来了。由于居住地分散,最远的要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
: U- V' m% m% Q) J) E& s2 h& v/ V' [! x 20个学生,11个一年级,9个二年级,坐在同一间教室上课。每节课50分钟,都被李兹喜分成两半。头半节,教一年级新课,二年级的在一旁做练习;后半节又反过来。
# { ]1 m9 t" D% H1 f% q$ a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李兹喜说。 8 Y- X* G P, {; Z. |; B
以前,油落小学有4个年级,他常常忙得顾此失彼。给四年级讲课时,三年级的孩子盯着黑板发愣;上二年级的课时,一年级的学生读书声越来越大。有时候下课了,他才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已经站在拼音图前不停地念了1个小时。
: z9 \6 I* |0 W9 u0 E 2006年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必须学英语,这超出了李兹喜的能力范围,孩子们只好转学到班仁乡中心校去。 ' t1 A0 |1 {: q9 Q& ~
一下子撤了两个年级,李兹喜对此很怅然:“要是我当初把英语学好就好了。”但他同时又欣慰:“我教四年级有时候都有些吃力,一些生词我也解释不通。他们转到中心校肯定比在油落好。”
; N7 i& o" m4 U9 k0 ^7 K# e! C “说到底还是自己基础不太好。”这位憨厚寡言的教师总结道。 / Q+ W/ V; t1 Q/ v8 F }& E
这天,二年级正在学一首小诗,李兹喜刚抄了三行,黑板就满了。他用口音浓重的普通话问:“同学们抄好没有?我要擦掉了。” # O; i: U2 T* j! | S
在课堂上,李兹喜坚持讲普通话,虽然他自己也分不太清楚平翘舌和前后鼻音。
& x0 [' s4 R: X 最让他头疼的是音乐课和美术课。李兹喜不太会唱歌,翻来覆去也不过是“太阳当空照”等几首,可孩子们唱一次开心一次。他也不会画画。当地条件有限,孩子们只能用铅笔画一些平面图形。
8 D; `* m, N! a( D" E+ H5 q 自从去年雨季,操场上的木头篮球架被水泡坏后,孩子们就只剩下一个破足球可以踢踢了。最受欢迎的还是活动课。20个孩子围成两个圈玩儿追逃游戏,又紧张又兴奋,尖叫着追逐,笑倒在地上。
- B. _" H) ]2 A 这时,站在一旁的李兹喜,脸上有平静的、满足的笑容。
/ \" \$ G: w0 @$ K
y X( C; Z6 B2 | “年薪”365斤苞谷 0 b s. b$ ~ H; i8 Z
- h" |6 ]- K; ^: `
下午4点30分,把孩子们送走,李兹喜开始做晚饭。儿子李准不知道跑到哪儿玩儿去了。 \* u# J7 g& Q6 c1 i
李兹喜并不是金祥村人,他家在离村20多公里外的班仁乡。
) G- E) b7 ^! x; I- A: x 1995年,20岁的李兹喜初中刚毕业,在班仁乡算是学历较高的人了。乡教育辅导站站长找上门来,问他愿不愿意去教小娃娃。 ' ]$ G: i6 M$ K$ I* t- h* n
其时,油落小学已经空了两年,他的前任因为吃不了这儿的苦,“自己找出路”去了。李兹喜想,自己喜欢当老师,也得“找点儿活路”,便背起行李走进了油落山。 9 @8 t' N ?6 h, l7 H0 w( l- } A
当时双方商量着先教两个学期试试看,可他没想到,自己竟会在油落山扎下根来。
3 f5 k/ X( U: T 最初的教室是在一名村干部家的茅草房里,四处漏雨,三四个孩子挤坐在村民自己钉的板凳上上课。没有教材,更没有教具。李兹喜找来各种形状的石块,教孩子们认“长方形”、“正方形”,再折一捆小树枝教加减乘除。这些教具,到今天还在用着。
" {% ?2 h, P# S" J, K 每个学生每学期交30元书杂费,李兹喜得到的报酬,是这些钱购买课本后的剩余,再加一年365斤苞谷籽,由学生家长平摊。 - F; W/ G# {+ X& f/ j
由于没有稻田,苞谷是当地人的主食。一般把苞谷粒碾成苞谷面后煮着吃,大米要等到集日才能在乡里买,一般人家是没有的。
6 S7 l$ q. a$ Q$ ]* X% ? “我当时想,只要不饿饭就行。”李兹喜说。
9 \! V' S. m# W) O( B8 _ 可是,因为村民实在穷困,大多交不起学费,有的就连每学期几斤苞谷籽都交不出来,李兹喜几乎从来没有按时足额拿到过“工资”。 3 g# ^* b2 j( v# Q/ v
单身时尚且常常有“过不去的时候”,何况一年后,李兹喜和村里的姑娘陆小招结了婚,养家糊口的任务就更重了。
! b$ m, L! u0 \, W* N/ i' C( U2 w0 \' [6 i; a 婚后,陆小招搬到班仁乡,独自耕种李兹喜家里的两亩多地,而李兹喜则留在村里,吃住靠上了岳父岳母。每个周末,李兹喜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与妻子相聚。
% M _; M* W. ? A+ | 上不能侍奉父母,下不能荫妻教子,李兹喜总觉得愧疚。每到寒暑假,他总是拼了命地帮妻子多干一些农活儿。即便这样,家里也时时困窘。 - O- t: e) Y% {' g1 U6 c
有一年陆小招生病,送进医院后,李兹喜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是父亲帮他付的2000元医药费。
! e. P, l2 y4 w+ I7 g. Y 李兹喜心酸地回忆,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自己只能拿着编织口袋到处去借。半夜里,5岁的儿子李准常常饿醒,哭着说“爹,我要吃饭”。
2 @; F4 S' w3 w9 \% m “我只好把手指伸进他的嘴里,让他含着,拍着他的背,让他慢慢地睡去。” 6 ^( H! _( |2 P
实在没有办法,李兹喜下了很久的决心,嗫嚅着开口向学生们“讨工资”。
# J) g/ K/ H3 F' E- b7 @ 那天下课后,李兹喜拿着装粮的口袋走回教室。“我对娃娃们说,老师今天开始就没苞谷吃了,按照惯例,要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才收‘学费’,但是,因为上学期有10多个同学没有交,所以老师的粮食不够吃了。你们回家问问大人,谁家有余粮,先交点来让老师吃吧。”一口气说完这段话,李兹喜“觉得自己的脸很热。”
/ p- u: g2 {) P: B 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李兹喜向学生们讨要自己的“工资”。
& w% B. U# |5 h1 r 2005年秋季开学时,学生的书费迟迟收不上来。眼看无法按时开学,学生和家长干着急,李兹喜也一连几个晚上辗转难眠。 * Z4 t' T- `6 e7 u3 W" ~
捱到8月19日晚上,无法入睡的他打着手电筒,独自步行20多公里山路回家,敲开门后,对妻子说的第一句话是:“把家里那头年猪杀了卖吧!”
- M# K" K* _8 \+ J2 A “我当时就不同意,我说你杀猪卖,两个小娃娃要不要过年?他说不杀猪我没有书费,当时他就流了眼泪。”陆小招回忆。 ' Q) H( m( A# S8 x8 Z! |3 k" {
争执到最后,陆小招还是眼泪汪汪地看着李兹喜把年猪换回500元钱,带着崭新的课本回到金祥村。
6 i% i$ E% F2 o' ~" i5 E# U,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