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今年就业率超95% 订单班造就可观就业率
2014年,全国应届毕业生高达727万,被众人誉为“更难就业季”。当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赵畅桦在2013年就已成了杭州一家银行的准员工。“对我们高职生来说,好的专业真的如同一块敲门砖。虽然高考的失利让我与本科院校擦肩而过,但调整好心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未来一定有机会。”对于当初选择的这个专业,赵同学表示真的选对了。
近年来,金融学专业一直稳居在高考报考专业的前5名,可谓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据调查显示,金融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75%,是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之一,也是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据教育部公布的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金融学专业普通院校的就业区间处于B+,就业率≥85%;仅次于211院校处于A-的就业区间。
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校内网公布的2014届毕业生就业(实习)情况统计表显示,目前,该校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超过了95%,个别班级甚至达到了100%。正是这样喜人的就业率,让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在近期刚发布的《全国高校就业50强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名单,浙江有4所高校上榜,分别为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其中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浙江唯一上榜的高职院校。
高校:订单式培养为就业保驾护航
是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造就了如此可观的就业率?
赵畅桦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应届生。从去年开始,就考入了杭州联合银行班,开始在实习单位和学校间两点一线。“在实习岗位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回到学校就开始‘补课’,上课的老师都是我们实习银行的领导和师傅。他们会把我实习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不仅让我知道了该怎么做,还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那样做,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赵畅桦说,订单班授课针对性更强,学习的都是行业实际操作技能,在自我认知上,也定位职业化了。
和赵畅桦一起上课的还有来自全校各个系的30多名同学,他们都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和杭州联合银行联合举办的订单班中的一员,也是杭州联合银行的准员工。
据悉,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像杭州联合银行一样和学校联合举办订单班的金融机构每年都有30家左右。为此,学校从2006年就把这些订单班整合在一起专门成立了银领学院,“取‘银领’学院的名字,是指我们这个学院的毕业生都在银行就业,将来职业发展定位也是在‘白领’和‘蓝领’之间。”银领学院执行院长郭福春解释说。
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有40%的同学在大二就能基本确定毕业后的工作单位,这都“归功”于学校的订单式培养。正是校企合作的“私人定制”培养模式,已成为该院提高就业率、保障就业质量的“常规武器”。
专家: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今年,浙江省入围全国高校就业50强的高校,都不是什么“211”、“985”高校,但却都是具有各自特色的专业性地方高校。这些高校依托行业办学,结合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成就了良好的就业率。
对此,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行业依托、学科发展水平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对于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熊丙奇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都开启了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已成为很多行业类院校提高就业率、保障就业质量的“助推器”。
同时,熊丙奇还指出,高校要提高就业率,更应该结合本身的办学资源保持专业优势。对行业高校来说,就业率高除了凭借行业依托,还应在于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像金融专业在很多学校都有,行业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并没有优势,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就将这个大众专业进行了“行业化升级”,紧紧抓住自己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学生培养的定位准,在就业市场上也就更容易占优势,这对全国高职院校及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