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大学生毕业求职屡碰壁 对工作产生恐惧
某高校毕业生刘凝,在半年里投出了200余份简历却未获希望,但她依然坚持“留在北京<a href="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25.htm" target="_blank"></a>” <p> 前言</p><p> 刘凝,北京某大学大四女生,从去年11月起开始寻找工作,至今没有结果。</p><p> 大学毕业找工作,和高考一样,也是一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p><p> 5月10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传出消息,“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p><p> 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总量矛盾进一步加大。国家发改委4月发布的报告说,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薪酬和福利预期趋于下降。</p><p></p><p>4月16日,刘凝在中关村人才市场应聘公务员,但最终却没有结果。 </p><p></p><p> 半年的求职经历,让刘凝对工作产生了恐惧,但她表示仍然想留在北京。</p><p> 距7月离开校园的日子越来越近,刘凝(化名)却依然没能看到工作的希望。尽管此前的半年时间里,这个北京某著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女生,已经投出了200多份简历,但除了寥寥可数的几次面试机会外,她没能得到其他的回音。</p><p> 留在北京,是这个即将结束北京4年求学的22岁女孩最大的愿望。但,从去年冬天直至现在,这个愿望似乎一直离她很远。</p><p><strong>数场招聘会难投简历</strong></p><p> 4月16日上午9点多,中关村人才市场的海淀公务员招聘会,刘凝已经在里面走了一圈,“专业限制太严,大部分法律和中文,我学的都对不上。”由于每个人只能投一次简历,考官和应聘者都很慎重。她的简历因为专业不对口屡屡被拒。</p><p> 上午10点,她走到了科委的展台前,念着招聘的要求,“办公室1名,要求经济技术类专业,本科,政治面貌不限……”,如释重负的脸上,凝重有了一点缓解,“找到一个对口的啦1</p><p> 一身红色外套的她开始在人群里挤,但鲜艳的红色并没有吸引考官的眼球,瘦小的她连展台也接近不了,一不留神就被比她高大的应聘者挤到了队伍的边缘。十几分钟过去了,她还在队伍的末尾。“都不知道考官长什么样1她一个劲地踮起脚尖,托了托镜架,越过前面应聘者的缝隙向展台里张望。</p><p> “谁能告诉我现在桌上有多少简历了呀?”她喃喃着,最担心的就是今天又送不出简历。</p><p> 她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此前她已经有过多次屡战屡败的经历。</p><p> 在这之前,刘凝已经先后参加了三个区的招聘。崇文区招聘会面向社会,“人多得像春节时的火车站”,在还没有看清什么职位时,队伍前面一个好心男生,帮助她把简历递了进去。而接下来的东城和西城招聘会,由于对户口和性别的要求,她没能投出一份简历。</p><p> 在海淀招聘会,还没等她排到,考官便婉言谢绝了她。表示已经找到有意向的人选,而她的专业并不是完全吻合。不甘心的她又走到四季青镇街道前,小声地问了一句“我的这个专业能投吗?”对方回答很爽快,“能1她马上开心地投了。但顷刻,自己的简历就被埋没在厚厚的简历中了。</p><p> 随后,该街道的考官告诉记者,一上午就收到七八十份简历,已经有意向了,并且专业对口的不少,会先考虑专业对口的,竞争很大,去年招3个人,收到简历的有298人。</p><p> <b>面试前先海驯 拒绝小公司</b></p><p> 截至4月下旬,刘凝所在班级的38个同学中,有4个出国,5个考研,29个找工作,只有9个基本确定了工作。此时,身边仍然一起“抗战”的同伴,成了刘凝的心里残存的一丝安慰。</p><p> 半年时间,刘凝参加了5场招聘会,这期间她也获得了一些面试的机会。其中也有几家大公司,但面试之后无一例外地没有了消息。对于没被录用的原因,她不置可否。</p><p> 而对于不了解的公司,则很多时候是刘凝自己首先放弃了。她说,对于这些单位,自己会先进行一番“海驯。到目前为止,刘凝接到面试的单位有30多家,但被她自我排除掉的有10家左右。</p><p> 经过半年的应聘,她有了一套自创的考察应聘单位“含金量”的高招。除了向同学打听外,还会上网查,连主页都查不到的小公司,一概不考虑。</p><p> 即使有时被假象给“唬”去面试,但只要经过面试的一番对话,她就能当场掂量出对方公司的深浅。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招聘“营销人员”的传媒公司,面试时她通过与考官的对话,发现对方实际是招广告业务员。于是,这个单位没有被她“应聘”上。</p><p> <b>拎着高跟鞋前往面试</b></p><p> 让刘凝呵护备至的有两样宝贝,一套五百元正装,一双高跟鞋。这样的两件行头,与她平日“天天牛仔裤”的打扮大相径庭,是专门为了面试准备的。</p><p> 但因为之前的一次面试“出糗”,很长时间了,她一般都先将高跟鞋装在一个袋子里,拎着前往面试单位的途中。等到了那个单位后,再到洗手间里换下穿着的平底鞋。</p><p> 那天,刘凝接到一个面试通知电话,但一激动连对方的名字和具体楼号都没有听清,只知道是在亦庄的一幢楼里。第二天一早,她穿上高跟鞋和正装,一番倒车后,她赶到了亦庄。但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有很多类似的数码公司。</p><p> 望着一堆楼号,迷茫的她只能按照依稀的记忆走进了其中的2号楼。进门一问,这里果然有面试。欣喜的她就在那儿静静地等候。可是直到轮到她时才发现,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原来这并不是她面试的单位。</p><p> 于是,刘凝只能继续挨个楼层地找,穿着高跟鞋的双脚,却越来越累。直到中午,她一瘸一拐地走到了最后一个楼,也始终没有找到通知她面试的单位,最终只能无功而返。</p><p> 有了这一次经历后,她不敢再穿高跟鞋赶路。</p><p> <b>60份简历只有一个回音</b></p><p> 4月14日西城公务员招聘会,刘凝花两分钟时间溜达了一圈,一份简历也没投出去,摇着头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书包。里面除了简历等资料外,还有一份《北京人手册》。面试地点在哪、坐几路公车到达都得靠这本书,“等到找到工作我都成北京活地图了。”刘凝自嘲地说道。</p><p> 刘凝的简历很简单,薄薄一张纸,上面所列的奖项,几乎全部都是辩论赛的得奖。她自己找工作之初也认为,虽然我成绩一般,但不觉得比别人差,“我挺能说的,平时参加的社会活动也不少。”</p><p> 3月,刘凝做了60份简历,厚厚的一摞引来了周围寝室同学的参观,一起抱到邮局投寄时也同样引起了“轰动”。但那次的结果,只接到一个面试回电。</p><p> 3月,刘凝没有接到一个面试机会。高中就入党的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投入和产出这么不成正比,10多年的努力学习,换来的是少之又少的工作机会。</p><p> ■<b>点评<p> “建议她先找一个单位适应”</p></b></p><p> “建议她先找一个单位适应”</p><p> 点评人:张琼文,北京市智慧之光咨询有限公司职业指导专家</p><p> 根据刘凝的求职经历以及简历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积极的女孩,在大学没有让自己闲过,但这种行为只是独善其身,忽略了和社会的接触,导致她对自己估计过高,这在大学生里非常普遍。</p><p> 同时,刘凝会为自己求职困难而找一些理由和借口,却没想过自己应该怎么办,这表明她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p><p> 另外,刘凝的自我期望值高,希望社会因她的思想而改变,而不是她因为整个社会的需要而调整。建议她应该先找一个单位慢慢适应。个人的价值应该由社会和市场说了算,而并非是由自己来确定。</p><p>■<b>对话<p> “我现在对工作有种恐惧感”</p><p> 刘凝称,找工作半年让自己降低了薪金要求,但留在北京的愿望不改</p><p> 新京报:这半年改变了你什么?</p><p> 刘凝:我最初的月薪要求是3000元,北京户口;现在有没有北京户口无所谓了,月薪也降到了2000元。但如果单位要求专科以上的我就不投,可能是虚荣吧,我不能忍心让自己再跌下去。</p><p> 新京报:为什么不愿意和学历低于自己的人工作?</p><p> 刘凝:花这么长时间读到本科,对自己的定位不算太低,出来后不能找到一个太逊色的工作,我不可能把自己贱卖到那种地步。而且人有种对比心理,别人找那么好的工作,我也不想找太差的。</p><p> 新京报:在大学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将做什么行业?</p><p> 刘凝:没有,一点针对性都没有,所以现在特别后悔。</p><p> 新京报:现在找工作的困难是什么?</p><p> 刘凝:我最气愤的是为什么好多工作只要男生不要女生,难道女生比男生笨吗?而且还限制北京户口,我们外地女生现在很不好找工作。北京男生简直就是坐在家里工作就会从天上砸下来。</p><p> 新京报:想过回家乡找工作吗?</p><p> 刘凝:我不喜欢北京,但就是想呆在北京,在北京发展空间会大一些,而且我父母希望我留在北京。我和我身边的老乡都没想过回东北。</p><p> 新京报:如果实在是没有找到工作,你有什么打算?</p><p> 刘凝:我和很多同学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找不到工作就考研,起码再拖一年。只能这样子了,算缓兵之计吧。</p><p> 新京报:为何考研是缓兵之计?</p><p> 刘凝:其实找工作对我的刺激非常大,我现在对工作有种恐惧感,有时候想逃避,很多学生考研就是抱着这种心理。如果我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究生了,一定会悬梁刺骨的去考,没有办法。</p><p> 采写/本报记者 陶春 王卡拉</p><p> 摄影/本报记者 杨杰</p></b></p><p> “我现在对工作有种恐惧感”</p><p> 刘凝称,找工作半年让自己降低了薪金要求,但留在北京的愿望不改</p><p> 新京报:这半年改变了你什么?</p><p> 刘凝:我最初的月薪要求是3000元,北京户口;现在有没有北京户口无所谓了,月薪也降到了2000元。但如果单位要求专科以上的我就不投,可能是虚荣吧,我不能忍心让自己再跌下去。</p><p> 新京报:为什么不愿意和学历低于自己的人工作?</p><p> 刘凝:花这么长时间读到本科,对自己的定位不算太低,出来后不能找到一个太逊色的工作,我不可能把自己贱卖到那种地步。而且人有种对比心理,别人找那么好的工作,我也不想找太差的。</p><p> 新京报:在大学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将做什么行业?</p><p> 刘凝:没有,一点针对性都没有,所以现在特别后悔。</p><p> 新京报:现在找工作的困难是什么?</p><p> 刘凝:我最气愤的是为什么好多工作只要男生不要女生,难道女生比男生笨吗?而且还限制北京户口,我们外地女生现在很不好找工作。北京男生简直就是坐在家里工作就会从天上砸下来。</p><p> 新京报:想过回家乡找工作吗?</p><p> 刘凝:我不喜欢北京,但就是想呆在北京,在北京发展空间会大一些,而且我父母希望我留在北京。我和我身边的老乡都没想过回东北。</p><p> 新京报:如果实在是没有找到工作,你有什么打算?</p><p> 刘凝:我和很多同学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找不到工作就考研,起码再拖一年。只能这样子了,算缓兵之计吧。</p><p> 新京报:为何考研是缓兵之计?</p><p> 刘凝:其实找工作对我的刺激非常大,我现在对工作有种恐惧感,有时候想逃避,很多学生考研就是抱着这种心理。如果我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究生了,一定会悬梁刺骨的去考,没有办法。</p><p> 采写/本报记者 陶春 王卡拉</p><p> 摄影/本报记者 杨杰</p> <p>这种女孩子就让她找不到工作好了 </p><p> 哎.....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怎么找工作 就算你是北大 一毕业就想要十万年薪?</p> 工作太难找了 我也担心啊 就业压力真的很大 MS工作米那么難 这年头,大学生急剧贬值,怎一个惨字了得????????????????? 哎.~~ <p>只能两个字形容:</p><p> 无奈!!!!!!</p> <p>现在的社会的</p><p>什么压力都大</p><p>大学生算什么</p><p>人家根本不鸟我们</p><p>以后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p> 多学点才干才是硬道理.
页:
[1]